蝙蝠

  • 小学1-3年级
  • 小学4-6年级
  • 自然生态

行程天数:1天

所属 基地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一.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精神; 2、培养追求真理、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研学内容

1、了解蝙蝠的特征; 2、正确的看待蝙蝠; 3、通过蝙蝠的特征,对现代科技的帮助

三.课程介绍

蝙蝠属于翼手目动物,是唯一一类演化出有真正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蝙蝠分布很广,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蝙蝠的身影几乎遍布全球。

蝙蝠的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前肢发达,但它的后肢非常短弱,无法支撑身体行走,后肢弹跳力也几乎为零。因此,蝙蝠在水平地面上是无法起飞的,要借助一定的高低落差蝙蝠才能在空中自由飞行。这显然是不利于自身安全的。为了躲避捕猎者,它们选择栖息在高处。采用一种与众不同的睡姿——倒挂着睡觉。这也是为了减少身体与冰冷的顶壁之间的接触面,起到保暖的作用。从蝙蝠的外形来看,它似乎并不讨人喜爱,但它的声誉在我们中国的民间却是极好的。这得益于它的名字:蝠。这个字与幸福的“福”同音,于是它就成了“福”的象征,每到春节,都不难看到像“五蝠迎春”之类的窗花。
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间觅食。但蝙蝠的视力弱,那为什么能在夜晚捕捉到猎物,并且不会遇到障碍物呢?原来,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耳朵和嘴。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回声定位信号),人的耳朵是听不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了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受到了启示,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飞机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漆黑的夜空飞行,非常安全。
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广泛应用在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一只小小的蝙蝠,却有如此大能耐。基于对它的研究,我们发明了诸如雷达的高科技术。当今社会科技正不断向前发展,它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与快捷。科技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勇于发明创造,科技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