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碗——好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桥米线”

  • 小学1-3年级
  • 小学4-6年级
  • 初中
  • 高中
  • 传统文化
  • 国情教育
  • 自然生态

行程天数:1天

所属 基地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一.课程目标

(1)围绕“吃”——过桥米线开展活动,了解过桥米线的故事,体认具有“学海”之风的蒙自城,初步养成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了解本地文化的意愿。 (2)通过了观看“天下第一碗”,吃过桥米线,参观米线加工厂等活动,了解米线文化,激发对家乡的自毫感。 (3)从米线配料认识瓜果、鲜花蒙自,看蒙自四季美景。 (4)最长的米线——了解吉尼斯世界纪录。

二.研学内容

1、听过桥米线的故事——游人文风气浓厚的南湖,感蒙自学海文风 2、参观米线生产厂——了解优质的蒙自大米,米线制作工艺体验 3、过桥米线的配料——赏“鲜花蒙自”美景 4、看天下第一碗、最长的米线——吉尼斯世界记录 5、吃过桥米线,体验舌尖上的蒙自;亲自动手制作菊花过桥米线。 6、我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米线的创意吃法及米线产品开发营销。

三.课程介绍

蒙自过桥米线堪称 “一个人的盛宴”,比脸还大的海碗加上几十个装满食材的小碟子,还没吃,心里就已经有天下唯我独尊的快感。

(一) 过桥米线的传说 —— 从一碗米线开始 的城市

传说清初某书生,云南蒙自人,妻贤且慧,伉俪情深,有一幼子。书生性喜游玩,妻忧道: “好男儿当读书成名,夫终日游乐,不思为家人争气耶!”夫感妻言,遂独居南湖亭中,发奋攻读。每日三餐,妻不计劳苦送往书斋,书生感铭于心,志益坚,日以继夜,学业大进。妻喜,视书生日渐羸弱,凄然,觅食补强身之法。一日,妻备鸡汤盛之以罐,又备米线、肉片为生作膳。幼子无知,戏将肉片掷于汤中,妻急,斥之,速将肉片捞起,视之已熟,尝之味鲜,大喜。即提食携儿送往书斋。但因终日劳碌,晕倒湖堤桥上,书生惊至,妻已醒。幸汤膳无损,视之,汤为浮油笼盖,无一丝热气,疑汤已凉,但罐烫灼掌。奇之,问妻何故,妻详道偶得之法。书生喟然:“贤妻每日过桥,此膳可称为过桥米线。”后来,苍天不负,书生考取功名,衣锦荣归,被民间传为佳话。从此,“过桥米线”不胫而走,竟成云南名膳。

“蒙自过桥米线”的传说诞生于人文风气浓厚的南湖,自然有历史的文脉和渊源。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的起源,也不仅仅是一段妻贤家兴的爱情故事,更折射出蒙自的人文历史,以及它曾经优雅高贵、鸿儒辈出、学风炽烈的往昔。

(二) 过桥米线制作工艺体验

蒙自过桥米线早已不单是一种美食,一种文化,同时更是红河州 “三千四百年” 的品牌形象之一(红河州“三千四百年” 品牌形象为: 千年哈尼梯田、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云锡矿业、百年过桥米线)。

2009年12月“蒙自过桥米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式核准,经过近10年的努力,2015年10月,蒙自过桥米线传统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了“中华名小吃”称号,蒙自也被授予“中国过桥米线之乡”,建有过桥米线博物馆和“蒙自过桥米线小镇”。

(三) “中华名小吃” ——过桥米线

蒙自过桥米线分为米线、高汤 、拼盘三个主要部分。在这里,米线是基础、高汤是灵魂,而拼盘辅料则是米线的生命。过桥米线的拼盘辅料主要由各种优质肉类和新鲜蔬菜组成,是构成过桥米线的基本元素,为过桥米线的制作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原材料。

优质的 米线原料

蒙自的稻米主产于当地的草坝镇。拜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所赐,用蒙自草坝优质米制作的米线晶莹透亮、柔软绵长,有筋骨而不断,细腻滑爽,口感极佳,还可晒干长期保存,不脆不碎,回煮后口感一久,自有其特殊的韵味。今天蒙自的米线生产制作工艺依然保持自己的原有传统,不加任何添加剂,讲究水、米的选择,外地人可以生产米线,也可以把蒙自的米买去做米线,但始终无法做出正宗的蒙自过桥米线,就算把蒙自的水运过去也做不成,因为外地没有蒙自的温度和空气。这就是蒙自过桥米线的自信,也是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大底的神奇在于它默默奉献出万物,还以它的造化之神力,缔造并区分出万物之不同,万物之特色。

)过桥米线 ——吃的祝福和文化

一套 “蒙自过桥米线”堪称是“王的盛宴”,大大小小层层叠叠生生熟熟花花绿绿林林总总的几十碟菜品摆在你面前,比脸还大的海碗盛着热腾腾的鸡汤。小碗里装米线。热闹中不失自我,丰富而不至于浪费,复杂而不欠规则,统一而可显个性,多样而可供选择,独特而没怪味,众多而可调合,完全就是一道独立的美食盛宴,一个人能吃得到吃得好吃得完的盛宴。

)米线小镇体验煮菊花米线

)我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1、 盘点家乡吉尼斯记录的产品

2、 我要为家乡申报吉尼斯记录

3、写“我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活动策划方案

4、设计“我为米线产品代言”推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