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人”新家园——社会主义新农村尼苏小镇

  • 小学1-3年级
  • 小学4-6年级
  • 初中
  • 高中
  • 传统文化
  • 革命传统
  • 国情教育

行程天数:1天

所属 基地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一.课程目标

1、了解彝族人“龙虎”图腾,了解红河州境内彝族的生活习俗 2、理解、尊重各民族的民俗、民情 3、欣赏、学习各民族的先进文化 4、感受、体验彝族的文化魅力,理解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二.研学内容

(一)通过彝族人的广场、墙体绘画了解彝族人“龙虎”图腾。 (二)通过彝族墙体绘画和服饰认识“龙虎人”的精神和文化审美。 (三)欣赏历史悠久的“蝌蚪文”——彝文 (四)了解阁学直臣尹壮图——《四库全书》编纂者传授的洞经音乐,欣赏洞经音乐 (五)游尼苏小镇,体验、感受刺绣工艺 (六)欣赏彝族火把节,跳彝族篝火舞

三.课程介绍

(一) 通过彝族人的广场、墙体绘画了解彝族人 “龙虎”图腾。

虎被中国人视为百兽之王。它是力量和威严的象征,被彝族先民敬奉为原始图腾,成为吉祥与幸福的象征。由于虎被他们奉为祖先,因而在一些彝族人家中的神龛上供奉虎形祖灵,大门上挂着虎形辟邪,墙壁上挂着虎图腾壁挂,在村寨路口设有形状像虎的石虎神。彝族人称虎神为罗尼,这是他们心中最灵验最崇高的神。虎神可以为他们消灾驱邪,可以保佑他们称心如意、吉祥平安。他们把自己、家庭、家族的幸福,都寄托在虎神的护佑之下。

彝族居住地多以彝语命名(因人、因山、水)。由于居住分散,受地区方言影响,彝族有许多自称和他称,自称有:尼苏泼(他称 “罗罗”、“三道红”、“花腰”、“母基”等),尼泼(他称“撒尼”、“阿哲”),葛泼(他称“白彝”),斯期(他称“大黑彝”、“小黑彝”),阿细泼(他称“阿细”),等等。上述称谓往往是以首领的名字、地名及服饰等得来。“罗罗”彝语意为“龙虎”。其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彝族崇拜龙虎而把自己称为“龙虎人”,即“罗倮泼”;二是相传历史上彝族中有个首领被封为“龙虎大将军”,就把自己称为“龙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按照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鼎彝的“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二) 通过 彝族 墙体绘画和服饰认识 “龙虎人”的精神和文化审美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红河州的十一个世居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刺绣艺术,特别是哈尼、彝、苗、瑶、壮等民族都有自己富于特色的刺绣艺术,不论是挑绣(挑花)、十字绣等绣法,都很有特点。

(三) 欣赏历史悠久的 “蝌蚪文”——彝文

彝文指的是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彝族群众使用的文字,又叫 “爨文”、“韪书”。明清两代不少书里说,这种文字“字如蝌蚪”、“字母一千八百四十”。根据民间传说,彝文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最兴盛的时期是从明代以后才开始。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中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起源时代久远,独具特性且发展完善的传统文字即彝文。彝文首先表现于拥有载体形制多种多样、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的文献。

彝文字体书写规律与汉字相同,但无谓偏旁和部首,唯将书写的首先着笔的第一笔或第一部分笔划称为主笔。彝文有独体与合体两种,合体字较少,独体字则占百分九十以上,因而笔体较简,二至五划的字约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八划以上的字极少;彝文字体富于变化,但有一定的造字规律,有少量的象形、指事、会意及大量的通假字。 “通假”不是造字法,是音节表意文字发展到一定的成熟阶段,为适应语言的需要出现的用字法。彝文通假现象普遍,不但“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而且往往“本有其字”却不辩字义地“依声托事”。彝文的通假借用,改变了它的表意性,所以严格他说,彝文是表意为主而兼有表音的文字。

彝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顷语族彝语支。州境内有两个方言区:一个是以弥勒为中心的中南方言,也称东南部方言,包括泸西、弥勒、开远、蒙自和屏边的一部分;另一个是以石屏为代表的南部方言,操此种方言的有石屏、建水、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和蒙自、屏边、河口的部分。在两方言区中,又有次方言和若干土语。不同方言区的彝语言各有差异,以致难以通话,自称尼苏、阿哲、朴瓦的语言对比即是如此。

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明清称之为 “爨文”、“韪书”,近人称之为“倮文”、“夷书”或“毕摩文”。

(四)了解阁学直臣尹壮图 ——《四库全书》编纂者传授的洞经音乐,欣赏洞经音乐

洞经音乐源出于道教诵经音乐,因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自明代传入云南以来,在儒释道合一文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代文人学士及笃信仙道佛规、崇尚孔门礼乐之人的严格传承,在各地形成了一定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大型民间古典乐章, 兼有宗教祭祀礼仪和世俗娱乐功能,服务于宗教仪式,娱乐于民俗活动。

蒙自洞经音乐活动兴起于清乾、嘉时期,时有邑人尹壮图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二度还乡传授,几经尹氏一门与地方文人苦心孤诣的订正,融揉南北曲调与宫庭音乐韵律而形成不同于他县的蒙自洞经音乐,广传于蒙自坝区汉、彝、壮族民间,传承为一个流派,被后人公认为“尹氏传派”。另有一个流派仅限于蒙自山区鸣鹫村内,是本村人曹经国(清乾隆癸酉科进士)所传,亦被后人公认为“曹氏传派”。从清道光至民国年间是蒙自洞经音乐的兴盛时期,县境内城乡洞经坛曾多达上百个。

蒙自洞经音乐坛会有严格的坛规和礼仪,入坛者须家世清白,品行端正,有一定的文化和音乐素养。演奏时要衣冠整齐,净身端坐,专心演奏,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礼仪不周或有违规者,轻则责罚跪香,重则跪师除名。平时设坛于某一知名人士或读书人家演习,纯为音乐会。几辈人同坛演奏时,须长幼有序,文质彬彬。拜师带徒以私塾形式严格训练。逢道佛教庙会及祭孔时日,举坛连日谈演,直到所诵经本文终礼尽。

蒙自洞经音乐传承到当代,曾经历了政治上的偏见和杀戮而几乎灭绝。解放初期,地方名士缪弗庵和马竹庵曾就陈子云译《蒙自洞经音乐简谱》探讨蒙自洞经音乐源说与特色,并倡导 “国乐为新事业而服务”。“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视为封建文化而蛰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蒙自洞经音乐得以复苏,并脱颖出坛规旧约,赋予新的思想内容,渐成为民间古典音乐爱好者的业余文化活动,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1984年,蒙自师专校长(曾任蒙自县委宣传部长)邓德森通过深入访问民间艺人、查证大量资料及观摩现状音乐演奏后,著有《浅论滇南蒙自之洞经及洞经音乐》一文,从源说、曲牌、唱词、音乐诸方面较为全面地记述了蒙自洞经音乐。地方民间音乐研究者曹子锡、余力也分别著有《浅谈蒙自洞经古乐》、《试论蒙自洞经音乐的人民性》、《蒙自洞经音乐曲调调查与分析》论文。国内外学者也在不断关注着蒙自洞经音乐活动。民间艺人们以“原汁原味”的传统演奏风格,在国内各种民间古典音乐比赛中多次获奖。2004年10月,蒙阳洞经古乐团应香港特区政府文化署委托香港康乐文化中心邀请而赴港交流演出,甚得赞誉。2005年10月,经县文化馆调查申报,文澜镇被红河州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洞经音乐之乡。蒙自洞经音乐正在弘扬民化传统中健康发展,全县现有11个业余洞经音乐组织活跃在汉、彝、壮族民间。

(五)游尼苏小镇,体验、感受刺绣工艺

(六)欣赏彝族火把节,跳彝族篝火舞

课程时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