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遗迹,传承传统文化

  • 初中
  • 高中
  • 传统文化

行程天数:1天

所属 基地 白起渠水情教育基地(襄阳市三道河水电工程管理局)


一.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们领略古代劳动人民在治水用水上的智慧,并让学生们客观认识长渠(白起渠)战渠变灌区的历史,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弘扬传统文化。

二.研学内容

1、展示一段战渠变灌区的历史,使用道具演示长渠(白起渠)水攻楚国鄢都的发生过程。 2、观看长渠(白起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宣传片。 3、参观长渠(白起渠)水文化公园、长渠遗址、张公祠、楚皇城城址展示馆。 4、开展“节水、爱水、亲水、护水” 签名活动。

三.课程介绍

上午八点半学校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从学校出发,九点到达长渠(白起渠)水情教育基地,由三道河管理局职工带领参观教育基地并沿程讲解,在实地参观学习过程中完成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普及:

1 、展示一段战渠变灌区的历史,使用道具演示长渠(白起渠)水攻楚国鄢都的发生过程。 公元前279年 前278年,秦朝统一六国期间“鄢郢之战”,秦国名将白起,以水代兵、水淹楚国别都鄢城(为今宜城市郑集镇楚皇城遗址),后深入楚境,攻陷楚国国都郢的水攻史和秦朝统一六国。此后,长渠(白起渠)被多次改造,输水灌溉,在近3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促进粮食生产、改善民生、促进农耕发挥了巨大作用。

2 、观看长渠(白起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宣传片。 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开始了征服楚国的战争,公元前276年秦国将军白起为水淹敌军,筑坝开渠。这处因战争而建的工程,很 快成为襄阳平原重要的灌溉工程,为纪念它的创始人而名“白起渠”。 长渠(白起渠)、木渠历经秦汉至南北朝600多年的完善,至迟在5世纪时已经成为具有引水、蓄水功能的区域灌溉工程。从古代到现代长渠(白起渠)多次重建,但渠首工程、引蓄结合的形式延续至今,成为中国南方长藤结瓜灌溉工程的典型。

3 、参观长渠(白起渠)水文化公园、长渠遗址、张公祠、楚皇城城址展示馆。 展示自春秋战国时起,贯穿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时代变迁中以郦道元、欧阳修、曾巩、张自忠为首的文人墨宝与治水、兴渠、利民的故事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南漳宜城两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气吞山河的兴修水利(三道河水库、长渠)史。

4 、开展“节水、爱水、亲水、护水” 签名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们参加签名活动,用仪式感增强学生们的节水、爱水、亲水、护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