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以载文

  • 小学1-3年级
  • 小学4-6年级
  • 初中
  • 传统文化
  • 国情教育

行程天数:1天

所属 基地 山东博物馆


一.课程目标

通过参观学习馆藏陶文、甲骨文、青铜器、竹简、碑刻、古籍等了解掌握中国文字传承的发展载体,养成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研学内容

山东博物馆馆藏甲骨文、竹简是具有特色的展品,除此之外,陶文、金文、碑刻拓片、 古籍善本等也是比较丰富。通过开展文字载体的课程,可以让青少年更加直观的理解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的历史,对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程介绍

1. 内容说明

(1)博物馆类型

古代历史文化类

(2)主题文物

山东博物馆馆藏,银雀山汉墓出土的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竹简,以及山东博物馆举办的《书于竹帛》展及相关展品。

(3)诠释角度

本课程首先以孔子的“韦编三绝”故事引入课程,引出其作为文字的载体出现在历史长河中,并让参与者通过观察、触摸竹简教具,自主思考竹简的外形与材质。以互动形式抛出关于竹简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我们的先民选择竹简作为书写材料,竹简是怎样制成的,竹简怎样编连成册,竹简如何修正又是如何防篡改,以及竹简的使用对中国文化传播的影响。结合研学卡,学生自主讨论总结。最后通过竹简书写编连活动,感悟工匠精神与文化传承与兴盛的关系。

2. 年段课时

(1)授课年段

小学4-6年级段

(2)授课时数

授课时长共 90 分钟 ,教师讲授 45 分钟 ,并配合 45 分钟互动体验

3. 教学策略

(1)课堂教学法

课程采用问题探究法、使用互动教具等多元化教学方式,为每个知识点设计互动思考作为引入环节,使学生对课程的内容产生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进行探究发现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自主观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妙趣横生。

(2)博物馆教学法

将《山东历史文化展》中涉及文字载体的文物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成新的教学线路,采用猜想证实与创作实践法相结合,全面分析主题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对文物的材质、功用、内涵有所了解,同时配套手工材料包,通过开展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动手创作的能力。

4.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教师需提前参加课程培训,掌握竹简相关知识,明确竹简制作材料。同时教师要充分了解馆藏银雀山汉墓竹简相关内容,熟悉掌握《书于竹帛》《永恒之城——古罗马的辉煌》展览大纲以及山东博物馆编写的《趣味竹帛学》科普读物,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给予正确且全面的解答。

(2) 学生准备

学生应具有参观山东博物馆或者其他博物馆的经验,对《山东历史文化展》有一定的了解,提前查阅关于竹简的图片或相关知识,对古代文字的载体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设定

1. 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并 认识竹简,掌握竹简的制作流程,认识竹简书写的相关工具,感悟 竹简作为文字载体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互动讲授与实物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学生通过对竹简等相关文物的认识,能够从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竹简及其文化,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加深入的感受工匠精神与文化传承与兴盛之间的关系。

2. 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比对,谨慎思考,引导学生探究竹简作为文字的承载材料的优缺点。

(2)工匠精神与文化传承与兴盛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互动体验体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教学主要流程

(1) 通过微信活动预约系统,将馆藏《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以及《书于竹帛》展相关基础内容。

(2)教育区集合,导入活动

以孔子的“韦编三绝”故事导入课程,并引出诸如“罄竹难书”、“名垂青史”、“不刊之论”、“枯竹空言”、“刀笔之吏”、“杀青甫就”等与竹简相关的成语,让学生解释其意思。之后教育员带领学生进入展厅寻找答案。

(2)展厅课堂

在进入竹简展品的展厅前,先带领学生们进入《山东历史文化展》中展出陶文的地方,使学生调整情绪,进入学习“角色”。教育员引导:“毫无疑问,咱们说的这几个成语都和咱们今天活动的主题——竹简有关。但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把他们发明的符号和文字除了写在瞩目、丝绸上还会刻写在哪里呢?任务单上有选项,大家把认为可能的选项选出来,然后再展厅内找到相应的文物证据。”

学生们在展厅内会找到陶器、甲骨、铜器和石头等文物。

注:莎草纸——古埃及人书写材料;泥板——苏美尔人书写材料;树叶——贝叶古印度人书写材料,中国西藏是当今世界保存贝叶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这些展厅中没有相应文物,如果有学生选择也是正确的。学生如果有其他选项如果合理,也是可以的。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带领学生来到“册字卜骨”和“册融鼎”展品前,让学生们仔细观察上面的文字,找出两个文物上面的共同字。教育员引导:“同学们,大家看这个 ‘册’字,像个什么? …………..像不像长长短短的简片,上下用绳索编连起来的形状。”

展厅课件展示竹简制作过程。教育员提示:“‘罄竹难书’、‘杀青甫就’这两个成语里面是不是包含有竹简制作的过程?‘名垂青史、‘不刊之论、‘刀笔之吏’这三个成语是不是有竹简书写的成分?”

互动思考:在观察了竹简以后,思考编缀成册的竹简,是先编再写还是先写再编呢?(鼓励学生独立自主思考。)

答案是分两种情形的(展品中有体现)。简册的编连有先编连后书写与先书写后编连两种情形,编写与书写的顺序不定。先编连者简上的文字往往在系编绳处出现较大的空档(格),通常书籍类的简册先编后写。后编连者则没有明显的空档(格)或预留的空档(格)不准确,造成编绳压住文字或磨损文字的情况,一些籍账与券书类的简册每每先书写后编册。

(3) 教育区互动体验——竹简书写与编连。教育员教育区巡视,个别指导,启发提示。

在竹简书写的时候,教育员提示学生:“字是写在竹简的篾青一面还是写在篾黄的一面呢?大家回忆一下展厅里的竹简的书写方式。”在竹简编连中,教育员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完成,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仔细编好每一根竹简,“一简不成,整册皆散”。

(4) 教育区学习交流

互动思 考1:“韦编三绝”中的韦编是用熟牛皮把竹简编联起来意思,从大家的编连实践中,如果把绳换成熟牛皮编连效果会不会更好呢?

(备课资料:一些学者根据出土简册没有发现皮制编绳的事实推断,“韦编”应当读为“纬编”,是竹简上的横编。此说当然也有道理,不过,出土实物尚未发现皮制编绳,不能断言古代必定不用此物,目前姑且两说并存为好。)

互动思 考2: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册”是不是说明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竹简,或者说孔子当年删述六经是在竹简上完成的?如果是的话,那么为什么没有考古发现呢?

(这是个无解题,需要活动结束后,学生不断收集资料,进行创新型学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