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红西路军永昌征战史

  • 小学4-6年级
  • 初中
  • 高中
  • 革命传统

行程天数:1天

所属 基地 永昌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一.课程目标

1.拓展知识面。了解永昌,感受当地风土人情,结合中国革命史学习西路红军征战河西的悲壮历史。 2.树立价值观。今昔对比,感悟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继承先烈志。缅怀先烈业绩,继承革命遗志,树立投身学业、立志报国的远大志向。

二.研学内容

1.在西路红军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开展“缅怀先烈业绩,继承革命遗志”团队会。 2.参观西路红军烈士纪念馆,了解西路红军征战河西的历史。 3.开展“重走红军征途,缅怀革命情怀”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参观红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新城子镇西湾村宦家庄的大沽政治部旧址、红山窑镇水泉子战斗遗址、六坝乡南庄村柴家老庄的八坝阻击战遗址、东寨镇王家庄战斗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 4.讲英雄故事,讨论交流研学心得。

三.课程介绍

一、课程名称: 红色记忆——红西路军永昌征战史

二、课程简介: 1936年11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驻永昌,先后43天,与敌人作战数十次,歼敌4000多人,并建立了河西走廊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红军总指挥徐向前及李先念等高级将领在县城亲自指挥战斗,写下了可歌可泣的革命篇章。永昌北海子风景区建有西路红军烈士纪念馆,高高耸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上刻徐向前元帅的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红军战斗过的遗址分布于永昌县各乡镇。组织开展以“重走红军征途,缅怀革命情怀”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让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三、课程目标:

(一)拓展知识面。了解永昌,感受当地风土人情,结合中国革命史学习西路红军征战河西的悲壮历史。

(二)树立价值观。今昔对比,感悟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继承先烈志。缅怀先烈业绩,继承革命遗志,树立投身学业、立志报国的远大志向。

四、研学内容:

(一)在西路红军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开展“缅怀先烈业绩,继承革命遗志”团队会。

(二)参观西路红军烈士纪念馆,了解西路红军征战河西的历史。

(三)开展“重走红军征途,缅怀革命情怀”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参观红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新城子镇西湾村宦家庄的大沽政治部旧址、红山窑镇水泉子战斗遗址、六坝乡南庄村柴家老庄的八坝阻击战遗址、东寨镇王家庄战斗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

(四)讲英雄故事,讨论交流研学心得。

五、课程计划: 研学时间为1天

序号 时间 研学活动
1 7 30—8 30 缅怀 先烈业绩,继承革命遗志 主题团队会
2 8 30—10 00 参观烈士纪念馆
3 10 00—12 00 参观红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
4 12 00—13 30 午餐
5 13 00—15 00 参观新城子镇西湾村宦家庄的大沽政治部旧址
6 15 00—16 00 参观红山窑镇水泉子战斗遗址
7 16 00—17 00 参观六坝乡南庄村柴家老庄的八坝阻击战遗址
8 17 00—17 30 参观东寨镇王家庄战斗遗址
9 17 30—18 30 讲英雄故事, 交流讨论

六、课程评价:

(一)学生评价:以学生接受到的历史、地理、人文、自然等方面知识量为评价点,通过课程研学能够有所收获,能够进一步增强团队意识。

(二)家长评价:孩子通过课程研学,能够给家长讲一段西路红军征战河西的历史故事为基本点,感受到孩子有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

(三)辅导员评价:以完成既定的研学任务为基本评价点,活动组织环节严密,安全有序。

七、经费预算: 每批20至40人的研学团队,交通费20元/人,午餐费20元,资料印刷费5元/人,急救备用医药、饮用水等其他费用5元/人,合计50元/人。

八、相关资料:

永昌县隶属于甘肃省金昌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为河西走廊咽喉地带,古丝绸之路必经通道。东西最长距离约144公里,南北最宽距离约114.8公里,总面积为7439.27平方公里。县境内地形以山地居多,并有川地、平原。最高海拔4442米,最低海拔1454米。永昌,历史传承悠久。1936年,在这片古老而苍凉的大地上,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英雄战歌。

1936 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党中央和中革军委为打通苏联,取得军事物资援助,扩大机动回旋的地域,决定贯彻先前已定的战略决策,实施宁夏战役计划。10月下旬,按照战役部署,红四方面军第30军、第9军、第5军及总指直属部队在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率领下,西渡黄河,准备策应红一方面军主力渡河,以便两军合力钳击宁夏。后由于各方面原因,本来有一、四方面军共同进行的宁夏战役的基本条件丧失,宁夏战役计划被迫中止。

1936 年11月初,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数电红军总部及中革军委请示河西部队的行动方针。11月3日,中革军委电令徐向前、陈昌浩:“所部主力西进占领永登、古浪之线,但一条山、五佛寺宜留一部扼守。” 11月5日,朱德、张国焘指示河西部队“乘敌人尚未十分注意你们的时候站稳脚跟,首先占领大靖、古浪、永登地区,必要应迅速占领凉州地区。”。11月6日,河西部队根据红军总部指示,制定《平(番)、大(靖)、古(浪)、凉(州)战役计划》,撤离一条山、五佛寺一线,兵分两路向古浪、凉州方向进发。11月8日,中革军委作出“徐、陈所部组成西路军,以在河西创立根据地、直接打通远方为任务”的战略部署。11月11日,中央及军委批准河西部队组成西路军,并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政治、军事与党务。任命的军政委员会成员是:主席陈昌浩,副主席徐向前。委员有陈昌浩、徐向前、曾传六(政治保卫局局长)、李特(参谋长)、李卓然(政治部主任)(以上五人为常委)、熊国炳(川陕省苏维埃主席)、杨克明(5军政治部主任)、王树声(副总指挥)、李先念(30军政委)、陈海松(9军政委)、郑义斋(供给部长)。由此,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称西路军总指挥部,其组织照旧不变。

红军转进河西走廊,面临的敌人是长期盘踞在青海和甘肃河西走廊的国民党封建军阀马步芳、马步青部。“二马”有正规军3万多人,加上青海和河西反动民团9万人,敌人兵力达12万人。

当时,西路军30军辖88、89两个师,共6个团,6500余人;9军辖25、27两个师,共6个团,7000余人;5军辖13、15两个师,共4个团,3000余人;加上总指挥部机关及直属骑兵师、妇女独立团、教导团、回民支队、特务团、少年先锋团、医院、前进剧团等,共计兵力21800余人。其中非战斗人员约占半数,而战斗部队又严重缺乏弹药,且一部分战士尚无枪支。

就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西路军执行党中央和军委的部署,决心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完成“在河西创立根据地,直接打通远方”的战略任务。11月中旬,全军迅速转进古浪、凉州地区。左翼红9军在古浪与敌展开激战。而右翼红30军于11月12日,乘敌主力被9军牵制在古浪之机,向凉州、永昌疾进。16日,越过凉州,以88师主力占领凉州西四十里铺,其余大部继续西进。18日下午5时许,军长程世才率89师267、269团偕总部直属骑兵师一部占领永昌县城。次日,留一部驻守,余部开往山丹。21日,西路军总指挥部(军政委员会)及直属部队转移至永昌县城,总指挥部设在县城南街东侧驴市街(今解放路)的天主教堂。此后,西路军遵照林育英、朱德、张国焘、周恩来19日发出的“你们应在永昌、甘州、凉州、民勤地区创立巩固的根据地”和张闻天、毛泽东20日发出的“主力在永昌、肃州之线,坚决保持东边回旋余地” 的电示,发出《告指战员书》,决定以永昌、山丹为中心建立甘北根据地。

自1936年11月中旬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占领永昌40余天,曾先后在永昌境内的水泉子、八坝、东二十里铺、郭家下磨庄、北海子、水磨关等地同国民党军马步芳、马步青部艰苦鏖战,歼敌6000余人;同时积极开展红色政权创建工作,建立河西走廊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及其基层政府,为策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河东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作出重要贡献。其间,红军指战员以其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和英勇不屈的牺牲精神(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付出了2000余名将士长眠永昌大地的惨重代价),在永昌大地上播下革命的火种,激发了永昌人民求解放、闹翻身的强烈向往。

大沽政治部旧址,位于永昌县新城子镇宦家庄。西路军在永昌期间向人民群众宣传红军宗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阵线的政策和主张时,在村民宦松林院内堂屋上以“大沽政治部”名义,用红、黑墨汁刷写了七条宣传标语

一、水泉子、王信堡遭遇战

水泉子、王信堡战斗遗址位于永昌县红山窑乡。1936年11月23日,红五军军长董振堂、参谋长李屏仁率两个团及妇女团一部,进入永昌西部的水泉子、王信堡一带。红五军刚刚住下,敌马彪立即率领本旅骑兵及马志武、陈嘉禾、马德胜民团骑兵赶来攻打。红五军奋起与敌激战,战斗异常惨烈,虽毙敌100多人,但自身也有百余人伤亡。战斗中,军参谋长李屏仁负重伤,后牺牲在祁连山中。11月24日晚,红五军离开水泉子,西去山丹县。

二、八坝阻击战

1936 年11月25日,敌马元海率3个旅2个团及地方民团尾随红30军至八坝,向红军前沿阵地程家南庄、王家庄、陈家庄、柴家庄等村落进攻。敌人在动用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之后,利用骑兵优势气势汹汹地向红军阵地扑来。当时,驻守在这一带的是30军88师,面对顽敌,全体指战员在师长熊厚发、政委郑维山的指挥下沉着应战,奋勇杀敌,进行了殊死搏斗。当有限的弹药耗尽之后,战士们便冲出阵地,用大刀与敌肉搏。战斗进行了两天,最后红军采取夜间奇袭的战术,将敌击退。这次战斗毙敌800余人,重挫了敌人的气焰。红军也损失惨重,伤亡100余人。

八坝阻击战是红西路军在永昌境内进行的诸多战役中,唯一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场战斗。八坝阻击战战斗遗址位于永昌县六坝乡南庄村十社,这是迄今为止在河西走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战斗遗址,现为市级文保单位。2004年5月,电视专题片《共和国主席李先念》收录了这处战斗遗址的全貌, 2015年8月,中央7台军事频道拍摄《西路军》纪录片,将八坝阻击战战斗遗址的雄姿呈现在亿万观众面前。

三、东寨及东十里堡一线的阵地争夺战

王家庄战斗遗址位于永昌县六坝乡上六坝村6社(古称小西沟,原属5坝村)。1936年12月2日,敌军纠集大批兵力,分割包围了红9军27师驻防的苟家西庄、王家前庄、沈家庄和郭家磨庄,并向红9军一部防守的十里铺桥头、晚阳墩一线发起攻势,企图一举打通进犯县城的通道。战斗打响后,红军指战员奋战一天,打退了敌人的8次进攻,毙伤敌300余人。五坝村乡村苏维埃政权成立时,红9军政治部主任方强在此召开了组建五坝村乡村苏维埃政权大会。五坝村乡村苏维埃政权领导机构,主席由本村进步人士柴国连担任,委员由红9军医务所勤务员何进元、本村进步青年刘殿虎两人担任。

苟家西庄战斗遗址位于永昌县东寨镇双桥村。红西路军撤离永昌后,凶残马敌把在这一带牺牲的红军战士遗体集中起来,将冻僵的尸体倚靠在苟家西庄、汪家庄、杨家天桥庄等村民围墙上,让国民党随军记者拍照,之后命令其士兵练习刺杀本领,把红军官兵遗体糟蹋得支离破碎。2006年5月,上海电视台纪录片《西征的红军》摄制组来永昌拍摄了苟家西庄阻击战战斗遗址。

郭家上磨庄战斗遗址位于永昌县东寨镇双桥村。1936年12月3日,敌马元海为打通围攻县城的通道,指挥韩起禄旅、祁明山旅、马步銮团、刘呈德团及部分青海民团,配备火炮分割包围9军、30军一部所占据点。马敌向红9军驻地沈家庄、杨上庄、王家前后庄、苟家西庄和红30军一部驻防的东寨城发起多点进攻。红9军和红30军一部指战员在冰天雪地里凭借堡寨奋力反击,后突围与敌展开肉搏战,将敌杀退。

邬家油坊位于永昌县城东关(今地税局所在位置)。1936年12月6日晨,敌马步銮一骑兵营进犯西路军防守的邬家油坊和财神楼两个据点。两个据点原由西路军妇女团一部驻守,后由红三十军一部防守。当敌骑逼近时,红三十军一部指战员以猛烈火力扫射,将敌击退。午后,敌刘呈德团步兵向据点进攻,红军指战员奋勇还击,战至黄昏,因弹药不继,据点失守。尔后,城内援军组织反击,欲夺回失守据点,战斗十分激烈。经过通宵激战,歼敌30余人,但未能夺回据点。这个据点失守后,马敌立即集结步、骑兵力,向东水泉、校场山一线高地发起进攻。邬家油坊、财神楼和校场山阵地等相继失守,县城遭马敌围困。7日,敌军留1个旅在东水泉至校场山一线钳制县城红军,余部数团兵力再次向东十里铺到东寨一线的红军据点沈家庄、王前庄、苟家庄、杨上庄、郭家磨庄等处进犯。敌军以骑兵密集队形迂回包抄,反复冲杀,而红9军27师指战员避其锋芒,灵活应战,击退了敌人多次进攻。

700-1.jpg

700-8.jpg

700-2.jpg

700-3.png

700-4.jpg

700-6.jpg

700-7.jpg